国庆第三天,重庆姑娘“完美婆娘”在沙坪坝街头拦下一辆亮黄色的出租车,说:师傅,去内蒙古。
司机愣了三秒,反问:“你说哪儿?”
她重复:“内蒙古,鄂尔多斯,要骑马那种。”
这不是段子,是真事。
那辆被网友戏称为“黄色法拉利”的重庆出租车,真的载着她,一路向北,穿越秦岭、翻过黄土高原,跑了1700公里,最终在鄂尔多斯的草原上停下。
计价器,打爆了。
重庆的“黄色法拉利”不是玩笑。
那抹亮黄在山城的雾气里像一道闪电,穿楼、爬坡、90度急弯漂移,司机一手握方向盘,一手比划“坐稳咯”,乘客闭眼尖叫,睁眼已到半山腰。
全网都在传:重庆的出租车,是唯一能和法拉利比过弯的国产车。
可没人想过,有一天,它真能开出省,一路飙到草原。
接到这单时,伍师傅也懵了。
同行问他:“有个大活,去不去?”
他以为是到成都或西安,结果见面一看,姑娘说:“我想策马奔腾。”
他单身,没负担,想了想:反正顺路看看外面,还能多赚点。
上车前,两人说好——车费打表,食宿她包,电车充电他负责。
一句话,定了这场千里奔袭。
路上最惊险的不是里程,是电量。
那是一辆电动车,而内蒙古的冷风像刀子,每开一公里,电量掉得比导航还快。
服务区里,两人蹲在充电桩前盯屏幕,像守着高考倒计时。
有人围过来拍照:“你们这车……是打车来的?”
“对。”
“从重庆?”
“对。”
围观群众沉默三秒,然后爆笑鼓掌。
在延安过夜时,伍师傅翻出车上那件冲锋衣裹紧自己。
博主笑他:“你这不像司机,像驴友。”
他摆摆手:“昨天还28度,今天直接零下,谁懂?”
两人挤在小馆子里吃面,老板听说他们打车来的,硬塞了一壶热奶茶:“重庆来的?尝尝内蒙的‘油水’,扛冻。”
到了鄂尔多斯,她骑上马,风吹起发丝,背后是落日熔金。
伍师傅没去拍照,坐在宾馆里刷手机。
不是累,是冷。
他一个南方人,没带厚衣服,缩在被窝里发抖,还嘴硬:“我不去,我这是战略休整。”
计价器爆表那一刻,没人拍照,也没人算钱。
但你知道那一刻我看到了什么吗?
我看到的不是一场猎奇旅行,而是一个被“正常生活”压得太久的人,终于对自己说了一声:“我现在就要。”
不是辞职、不是请假、不是攒够钱再出发——是“我现在就要”。
我们每天都在等:等发薪、等假期、等孩子长大、等父母安康。
等来等去,把“想做的事”腌成了“以后再说”。
可那个姑娘拦车的瞬间,她没等。
她只是觉得,今天想骑马,那就去。
所以啊,如果你心里也藏着一个“想去的地方”,
别等风来,你就是风。
哪怕打不到“黄色法拉利”,骑共享单车,也往那个方向蹬两下。
方向对了,风就会跟着你跑。
对了,记得多穿点。
草原的夜,真冷。
但心要是热的,路就远不了。